永續小補帖:衝突礦產管理

背景

衝突礦產 (Conflict minerals) 特指剛果民主共和國 (DRC) 及其周邊的烏干達、盧安達等9國所產的錫 (Tin)、鉭 (Tantalum)、鎢 (Tungsten)、金 (Gold),簡稱3TG。這些國家可能以武力強迫開採血汗礦產,獲利用以購買武器、發起武裝衝突,因此,購買衝突礦產會導致人權迫害及環境破壞。隨著國際重視,礦產種類延伸至鈷 (Cobalt)、雲母 (Mica),衝突地區依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與歐盟鑑別之「受衝突影響和高風險地區」(Conflict-affected and high-risk areas, CAHRAs),納入武裝衝突潛在風險與國家情勢不穩地區。

 

重要行動

責任商業聯盟 (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RBA) 於 2008 年成立責任礦產倡議組織 (Responsible Minerals Initiative, RMI),提供之調查報告範本與冶煉廠認證制度是目前最廣為接受的管理工具。2011年, OECD 推出第一版的《受衝突影響和高風險地區礦產供應鏈盡職調查指南》(Due Diligence Guidance for Responsible Supply Chains of Minerals from Conflict-Affected and High-Risk Areas),則是現今最主流的盡職調查指標,亦是RMI等組織制定的驗證與調查重要參考。

 

美國於2010年通過《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Dodd 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DFA),其中規定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監管的公司須揭露產品是否包含衝突礦產。2017年,歐盟通過《負責礦產採購法》(Regulation (EU) 2017/821),要求歐盟所有 3TG 進口商須符合 OECD 盡職調查要求。

 

企業可以做什麼?

● 盡職調查:制訂並落實盡職調查程序。企業可依據 OECD 指南與RMI 衝突礦產調查報告範本 (Conflict Minerals Reporting Template) 瞭解供應商與冶煉廠。RMI 亦推出廣義衝突礦產調查範本 (Extended Minerals Reporting Template),將礦產類別延伸至鈷 (Cobalt) 與雲母 (Mica)。

● 驗證:企業與供應商可透過 RMI 制定之負責礦產保證流程 (Responsible Minerals Assurance Process),進行獨立的第三方稽核,確保冶煉與精煉廠符合全球對無衝突礦產的要求。

● 採購決策:採購者可參考RMI公開的合規冶煉廠清單,避免採購衝突礦產。

Back To Top
我瞭解

如果您使用IE11 (含)以下版本瀏覽器,建議您升級成 Edge 瀏覽器,或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並搭配 1024 x 768 以上之螢幕解析度,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我們的 隱私及 Cookies 政策 提供更多關於 cookies 使用及停用的相關資訊。